始终保持不懈攀登的奋斗状态
来源: 解放军报时间: 2024-12-20
●任何成就的背后,往往都是一场漫长而寂寞的“长跑”
“遵道而行,但到半途须努力;会心不远,要登绝顶莫辞劳。”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上,习主席引用南岳衡山的这副对联,勉励我们“居安思危、未雨绸缪”,继续保持奋斗状态,“坚决战胜一切不确定难预料的风险挑战”。当前,我们正在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奋力攻坚,作为新时代革命军人,必须始终保持锐意进取不懈怠、奋发有为不停步的工作热情和精神状态,只争朝夕、不懈攀登,为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贡献智慧和力量。
奋斗的目标要明晰。“志之所趋,无远弗届,穷山距海,不能限也。”目标是前进的灯塔,更是励人向上的“催化剂”。中国人历来推崇立志,苏轼讲“古之立大事者,不惟有超世之才,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”,朱熹称“为学须先立志。志既立,则学问可次第着力”,王阳明则认为“志不立,天下无可成之事”。树立崇高志向,是一个人成长成才不可或缺的“奠基石”。一个人如果没有志向,终日浑浑噩噩,最终难免一事无成。人生天地间,长路有险夷。追逐梦想的过程中少不了遭遇曲折坎坷,尤其在军营这个大熔炉里,战备训练任务繁重,工作生活条件相对艰苦,青年官兵尤需牢固树立扎根军营、奉献青春的志向,受挫不短志、遇困不消沉,自觉将个人奋斗融入强军兴军伟大事业中,自强不息、勇于追梦,努力创造精彩的军旅人生。
奋斗的意志要坚定。奋斗意志表现为担当作为的鲜明态度,是一个人敢于挑战自己、敢于攻坚克难的精神品质。为了找到“中国天眼”最适合的建造地点,南仁东带着300多幅卫星遥感图,对1000多个洼地进行比选,走遍西南山区上百个窝凼,日夜奔走在崇山峻岭间,为“中国天眼”燃尽自己的生命。这种意志品格值得我们学习。涉浅水者得鱼虾,涉深水者得蛟龙。意志坚定,做事情就会专注,就能深入扎实地把事情做好。如果我们干什么事都只是像蜻蜓点水一样浅尝辄止,最后往往“竹篮打水一场空”。新时代新征程,我们要力戒浮在表面的工作方式,扑下身子真抓实干,以“不待扬鞭自奋蹄”的自觉,敢于啃最硬的骨头、勇于接最烫手的山芋,在经风雨、见世面中锤炼能力素质,勇攀事业高峰。
奋斗的定力要强大。骐骥一跃,不能十步;驽马十驾,功在不舍。鲁迅先生曾说:“即使慢,驰而不息,纵令落后,纵令失败,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。”我国南方有一种毛竹,前4年只生长约3厘米,但到了来年,便会以平均每天30厘米的速度飞速生长,仅用几周就可以长到惊人的15米左右。虽然前4年时间,毛竹看似“不见其增”,但它的根部早已深深扎在土壤里,为后面的快速生长积蓄能量。根深才能叶茂,本固才会枝荣。奋进过程中,我们要学一学毛竹,先努力把根扎深,保持“十年磨一剑”的耐心,以强大的定力长久用劲、静心沉淀,不断厚实知识储备、拓展工作能力、磨砺意志品质,终能厚积薄发、拔节成长。
干任何事情,都不可能一帆风顺,也不会一劳永逸,是久久为功还是奋始怠终,决定着事业的成败。无数人的经历表明,任何成就的背后,往往都是一场漫长而寂寞的“长跑”。干事创业,最忌开始轰轰烈烈、中间慢慢吞吞、最后偃旗息鼓。如此干事,不仅一事无成,还浪费大量的时间精力,毫无意义和价值。践履笃行,贵在有恒。越接近目标的时候,我们越应牢记“一篙松劲退千寻”的道理,越要保持信心不减、目标不变、劲头不松。唯有持续发扬钉钉子精神,再接再厉、善作善成,才能在“日拱一卒无有尽,功不唐捐终入海”的执着奋斗中“守得云开见月明”。(孙冰霄)